|
||||
在文登區張家產鎮登登口村的主干路上佇立著一座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風格的禮堂,灰色的石頭壘砌的大門,層層疊疊,門頭上“毛主席萬歲”五個字依舊清晰,門兩側“五洲雷蕩風雷激,四海翻騰云水怒”的豪邁詩句,仿佛把人帶回那個充滿激情的歲月。 據了解,登登口大禮堂始建于1969年,曾經是登登口村一代人的鄉村記憶。 1969年,當年登登口的村黨支部書記牛序倫決定在村里修建一座禮堂,當時還是人民公社時期,村民們積極響應,男女老少齊上陣,從村子東南邊的采石場一塊一塊地往村里搬,用肩扛的,婦女雙人抬的,沒有一個人喊苦喊累。 為了不耽誤平時的工作,村里人就利用中午、晚上馬兒吃草休息的時間,依靠人力去扛石頭,或者人拉著馬車去馱石頭。“石匠是我們自己村的,設計是我們自己設計的,上邊的字也是我們村里的人用鉆子一點點刻上去的。”現任登登口村黨支部書記牛序棟介紹道。 眾志成城,不到兩年的時間,雄渾厚重的大禮堂呈現在村民面前,自此,這個由村民親手建造的禮堂就成為那個年代所有重要活動的場所。 當年,節目演出的時候,開闊的禮堂里熙熙攘攘,不僅登登口村的村民拿著自家小馬扎來坐著看節目,附近村子的村民也來湊熱鬧。熱鬧程度不亞于當年修建這座禮堂時的情景。 “別看現在有些破舊,但在當年,這個540平方米的禮堂可是熱鬧非凡,村里開大會,春節文藝匯演都在這里,村里的呂劇、京劇班子也在這里排練表演。那時候,我還在學校讀書,經常在放寒假的時候,在這個禮堂里表演節目呢,一演好多年。”牛序棟說。 現在,這個禮堂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在歷史的長河中見證著登登口村的發展。如今,在禮堂前,村里修建了健身廣場,村民們在廣場上跳廣場舞、看電影、健身,村里還在廣場旁邊建起了老年活動室、文體活動室等,而當年承擔這些職責的禮堂被改成了一個地瓜加工廠,發揮著“余熱”。(丁青珂) |
||||
![]() |
打印本頁 關閉窗口 |